香港中國語文學會 語文建設通訊第90期 2008 年 10 月

  

          一字“規範

     《中華規範字典?繁體版引起的疑惑   本 刊

 

 

1. 是否一字有兩規範?

  最近買到中華書局(香港)出版的《中華規範字典?繁體版》(200310月初版, 20062月再版), 不由人大吃一驚。該字典全部以繁體字排印。 李行健 先生寫的“出版前言”說:

《中華規範字典》是為在校中小學生和中等文化水平的一般社會人士編寫的語文工具書。本書的編寫目的, 除了幫助讀者掌握必要常用字的正確字形、標準讀音、一般字義外, 重點注意貫徹國家有關語文規範標準, 以收字、字形、讀音、字義、組詞規範化為特色。

該字典“凡例一 字頭”說:

收錄國家語委和國家教委聯合發佈的《現代漢語常用字表》中全部常用字3500, 並補充中小學教材和課外讀物中出現的通用字2800餘個, 共收字6300個左右, 可以充分滿足中小學生課內學習和課外閱讀的需要。

該字典全部用繁體字排, 字頭有相應的簡化字的, 則在括號內加注。引起我們驚訝的是:國家語委什麼時候頒布了兩套“規範”:“簡化字規範”和“繁體字規範?該字典由李行健主編。封底說字典“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為指針,……組織權威專家編纂, 專家包括“李榮、許家璐、胡明揚、柳斌、曹先擢、傅1、李行健等30餘位。我們不禁要問:“是否一字有兩規範?”

 

2.“中華規範字典”和“香港小學字詞表有權威性嗎?

1. 上述“中華規範字典”有附錄“常用姓氏50542號是“鐘(筆者注:不太可能吧!應是“鍾”吧)。第485號是“鍾”(筆者注:應是“鐘”吧!) 這個令人困擾的問題源自本來的北京《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本刊第88 (200712) 3頁已有相關討論。

2. 該字典也為字頭加注粵音, 用的是“國際音標”。但是實際上是“漢化”了的國際音標, 例如用“bp, 而不用“pp”……。北京 岑運強教授曾指出:這不是國際音標; 也有學者說:無所謂。(參見下文。)

3. 今年“奧”字是一個熱門字。“奧”字有兩種字形:a.“奧”(中間是“采”), b. “奥”(中間是“米”)。《中華規範字典?繁體版“奥”、”、”字中間都用“米, 惟獨“襖”字中間則採用“采, 何故?香港教育 2007年出版了一本《香港小學學習字詞表。該表“奧”、“澳”、“懊”、“襖”等字中間都用“采, 而且最後一筆是點“丶”, 也與“規範字典”的不一樣。

有人說,“規範字典”應有權威性; 也有人說, 香港教育局頒布的字表應有權威性。我們認為, 雖然一中一港兩者打對台, 但可能兩者都沒有權威, 2 只是苦了小學生、小學老師和家長們:他們老是為一些字的不同字形爭論不休!今年是奧運年, 竟然大家連“奧“奥”也不會寫!

那末問題該怎麼解決。我們認為, 只能說大家都對“奧”字, 不管你寫“奧”還是“奥”, 還是最後一筆是“丶”大家其實都屬於同一字位。關於“字位”論, 本刊上幾期都有介紹討論, 這裏就不重複了, 只簡單地這麼說:同一個字位,同一個漢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附記:可能香港根本沒有什麼權威, 前後兩位特首, 天天給人罵。上述教育局的《香港小學學習字詞表》恐怕只是管小學, 也讓出版商有藉口重印教材, 乘機賺錢《字詞表》編輯組如何產生, 也沒有人知道。香港 中華書局, 1949年前, 其班底來自上海 中華書局, 當時頗有敬業樂業作風。後來上海 中華 調往 北京。至於目前的香港 中華, 換了幾代人, 似一代不如一代, 何來“權威”?當然本刊也沒有權威性, 只是希望提出新見, 引起討論。                                 

 

                                                                              

 

香港《中華新字典》和《中華規範字典》粤语注音的严重错误

 

[北京] 岑运强

 

  十一年前, 我来过香港, 已经注意到中华书局香港)出版的《中華新字典》对每个字进行了汉语拼音与粤语国际音标的双重注音, 这是十分高明的做法, 遗憾的是该字典对国际音标的用法存在一些严重的错误, 近年 李行健 先生主编的《中華規範字典》(香港中华)在国际音标注音也沿用了以前的方法, 因而也是有问题的。

  各种语言的音位系统的音质音位所选用的音素是不同的:在汉语普通话中 (和粤语)清、浊音 ( [b-p],[d-t],[g-k],[dz-ts]) 不区别意义, 是一个音位; 而送气与不送气音 ([p-ph],[t-th],[k-kh],[ts-tsh]) 区别意义是不同的音位。而上述字典却无视这一基本原则, 用清浊音标注送气与不送气音。无论在语言学原理上, 还是引导读者实际读音的实践上都是严重的错误。可笑的是, 居然有人解释为字典用的是“宽式音标”。显然, 他根本没有搞清什么是“宽式音标, 什么是“严式音标赵元任把宽式音标叫做音位音标; 把严式音标叫做音质音标。宽和严是一种相对说法, 宽式记音指较为宽鬆的音位记音, 只要区别不同的词和语素就可以; 严式记音指尽可能精确地记录到不同音位变体以及各种音质要素和非音质要素的细微变化, 必要时还要用添加符号。如前所说, 在汉语普通话中 (和粤语) 清、浊音 ( [b-p],[d-t],[g-k],[dz-ts]) 不区别意义, 是一个音位; 而送气与不送气音 ( [p-ph],[t-th],[k-kh],[ts-tsh]) 区别意义是不同的音位。无论如何, 也不应该把送气与不送气音标为清音与浊音, 从语音学任何角度都是无法自圆其说的。

  [编者注:作者原文附有“广州话声韵调表”, 这裡从略, 谨向作者致歉。]   



1. 原文如此。我們認為做語文工作的不應偷懶, 應該為人地名加專名號。大概由於該字典編輯組偷懶和無知, 傅永和的“和”字改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