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英咀华】

名著英华对译与讨论

《基督教底蕴(中译名)》

 

前言

  华语桥的朋友们:我是胡百华,在过去的漫长岁月,我一直在台北、墨尔本和香港的几所大学从事语文教学,因此获得机会躬逢香港中国语文学会的成立,并自1991起参与该会刊物《语文建设通讯》的编务。当然,个人近年来最高兴的是成为《华语桥》的桥友,现在复经《华语桥》负责朋友们的同意,让我在《华语桥》开辟一个专栏,专栏的名字是“含英咀华”,开辟这个专栏的主要目的、方式和内容,我们拟分下列几点加以说明:1)我们认为,现代中文的发展,特别在词汇方面,与外文(特别是英文)中译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翻译上的差别往往就是问题所在;2)华语文愈来愈是世界上的重要语文之一,它从古老的华夏语文蜕变为现代大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和载体,它的广大基础也是经由翻译世界各种典籍而渐次建立的;3)中国传统文人喜爱学问和文学,与西方语文学 “philology” 原义有诸多共通之处,我们认为现代文学的巨擘鲁迅先生和梁实秋先生正是上世纪在这一领域的代表,他们在文学和翻译上的成就,尤其是他们敬业的风范,值得本栏景仰与效法;4)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半个世纪以来,散布在世界各地的中华民族在各个领域都获得长足之进步,在文化交流上愈来愈有自信能运用外文(特别是英文),而且体认出我们都需要进一步精通中英语文,加强语文交流,才不致固步自封,才不会让华语文表达能力停滞在汉文化固有的小范围之内;5)针对前项目标,我们觉得可以选择一些值得阅读的英文读物,配合个人自己的中文翻译(在初期只好如此),以英汉对照方式在本栏刊出,指望获得桥友们不客气地指正,共同磋商[译者邮址:Lhhu@tpg.com.au];6)在具体做法上,我们拟配合英文内容,把一些我们认为值得讨论的词语(自然更欢迎桥友们提出一己认为需要讨论的词语)的对译问题提出来,一起讨论。现在我们拟选刊的文字见于《My Philosophy of Life: A Symposium》( “我的人生哲学”讨论集),1958,作者为马休斯(the Very Reverend W. R. Matthews ,1881-1973), K.C.V.O., D.D., 当时为 Dean of St Paul’s(圣保罗大教堂主持), London.

  为什么选择本文?本人不是基督徒,总觉得若不接受基督教的若干迷信,根本就无法接受基督教,是以对许多并不迷信的杰出人士能笃信基督教,感到大惑不解。本篇是20世纪著名神学家及哲学家马休斯从现代立场对基督教信仰的解码,本人在读到本篇之后,豁然对这一伟大宗教有所领悟,尽管本人仍然不是教徒。

  全文将分十次刊出,每次刊出的内容在标题下附加“十之X”(例如本文第一部分冠以“十之一”),在每段英文原文之下,刊出中文翻译,紧接其后的是有关词语的讨论,例如在“十之一”所讨论的词语包括本篇英文标题的翻译, Christian 、philosophy 和 metaphysics 等几个字,还有“ N of N”(“名词+的+名词”)结构的中译问题。

基督教底蕴:十之一

基督教底蕴:十之二

基督教底蕴:十之三

基督教底蕴:十之四

基督教底蕴:十之五

基督教底蕴:十之六

基督教底蕴:十之七

基督教底蕴:十之八

基督教底蕴:十之九

基督教底蕴:十之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