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内地和香港地区词汇之比较

 

田小琳

 

 

这个题目,不是从方言比较的角度来谈的,而是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谈的。中国内地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制度,有自己成体系的政治结构和经济结构,有自己的文化背景,以及在这些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为前提下产生的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思想习惯。那么,和社会密切相关的语言就离不开这个社会,特别是语言中的词汇部分,更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新陈代谢。香港地区一百年来由英国统治,实行的是资本主义制度,有一整套政治、经济、文化的管理架构,社会背景和中国内地有着相当大的差别。199771日中国收回香港后,香港实行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至少五十年不变。和中国内地仍然有相当大的差别。

 

两地学者在研究词汇时,只注意粤方言和普通话词汇的差异是不够的,还要注意到社区词语的不同。

 

如果作为香港政府的公务员,用普通话和中国内地各级干部(公务员)进行交往,用词用语不止是一个方言差异的问题,还有社区的差异。比如香港一位公务员和广州一位公务员,同操粤语,在一般生活用语上没有什么差别。但在政治、法律、经济等工作用语上就会发现差异。因而香港公务员如想多了解中国的事,则要了解在中国内地流行的词语的意义。这是今天讲座要着重介绍的部分。

 

这部分因为用例很多,有的是从词语意义方面说的,有的是从语言特点角度讲的,两方面穿插起来说。

 

一、政治词语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40多年来,政治运动此起彼伏,政治形势风云变幻,政治人物新陈代谢,和活跃的政治生活相适应的,便是政治词语的层出不穷。这是现代汉语词汇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尽管词语随社会发展变化而更迭,中国内地的政治词语仍有相当一部分是稳定的。因为它的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制度、马列主义为指导的意识形态、以共产党为领导的政治架构是不变的,因而决定了一部分政治词语在长年社会生活中的稳定性。

 

举例来说,像哲学方面的一些词:历史唯物主义、辨证唯物主义(辨证法)、马列主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一分为二、对立统一、人生观、世界观、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等。

 

像政治架构方面,党和国家领导人这个词语是有特定含义的,包括了中央四套班子的最高领导人。首先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和政治局委员(候补委员)、书记处书记,接着是国家主席、副主席、国务院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委员长、副委员长;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主席、副主席。四套班子这个词可以用于中央,也可以用于地方。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提出四个坚持这个词 (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表明了基本的政治词语是稳定的,邓小平提出的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心词仍是社会主义

 

纵观1949年以来中国的当代历史,又可以看到每个不同时期常用的政治词语不同。有的词语只有某个运动时期出现频率很高,渐渐又退出历史舞台,成为历史词语。下面从各个时期的主要用语举例可以看出,政治词语是十分活跃的。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期常用词语有: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和平解放、和平谈判、旧政协、新政协、民主党派、中南海、政务院、革命军事委员会、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

 

1949年到1957年过渡时期词语举例:解放区、土地改革、肃反、镇反、社会主义改造、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合作化、互助组、人民公社,政企合一、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利用、限制、改造、统购统销、公私合营、赎买、定息等。

 

1957年反右派时期用语举例:个人迷信、解放思想、整风运动、右派分子、戴帽右派、摘帽右派、复查。

 

1959年反右倾时期用语举例:三面红旗(社会主义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大炼纲铁、土高炉、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食堂化、比例失调、八字方针(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右倾机会主义分子、庐山会议、彭黄张周集团等。

 

1963年到19665月在部分城乡开展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用语举例: 社教、四清(清政治、清经济、清组织、清思想)运动、四清工作队、扎根、串联、贫协、访贫问苦等。

 

1966年到1976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十年动乱时期,由于延续时间相当长,且波及到社会各个阶层,各个家庭,负面影响十分深远。十年中产生的新词语也特别多,一批新词刚刚用上,人们还未来得及消化,即刻随着新的动荡又产生另一批新词。文革词汇史反映出文革的面目。

 

比如,涉及组织形式的有: 中央文革小组、革命委员会、造反派、战斗队、工宣队、军宣队、保守派、保皇派、中间派、骑墙派、逍遥派等。

 

涉及对各种类型的人的称谓的有:党内最大的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走资派、牛鬼蛇神、修正主义分子、黑爪牙、黑打手、黑爬虫、黑帮、黑帮子弟、黑五类、狗崽子、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红五类、旗手、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写作班子、最高统帅、副统帅; 五七战士、兵团战士、下放干部、知识青年、赤脚医生等。

 

涉及各种斗争方式:文斗、武斗、文攻武卫、大批判、大字报、小字报、大辩论、大串连、长征、徒步串连、游街、戴高帽、关牛棚、五七干校、军垦农场、插队、停课闹革命。

 

用于颂扬: 最高指示、红宝书、早请示、晚汇报、忠字舞、语录歌、样板戏、永远健康、无寿无疆。

 

反映 十年内乱时期不同阶段的词语有: 清队、抓 五一六、批陈整风、批林整风、批林批孔、反击右倾翻案风、批邓、反复辟等。

 

为什么 文化大革命时期产生了这么多新词语,那是因为社会当时的变革(或说动乱)太快太多, 文革词语忠实记录了那十年的变革。今天读有关 文革的书,或者 伤痕文学作品,都离不开上述词语。

 

文革彻底被否定之后, 文革词语大部分成为历史词语。现在中国内地的年轻人对这些词语已经陌生了。

 

1979年至今的近二十年,中国实行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政策,改革开放,进入经济体制改革时期。近二十年间新的政治词语的数量大大少于 文革时期,而新经济词语则有大幅度增长。这又一次说明词语和社会的密切关系。

 

新政治词语有: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两个文明、物质文明(四化建设)、精神文明、四个坚持、干部四化(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健全各种干部制度(选举、招聘、任免、考核、升降、轮换、训练、退休、离休、监督制度)、干部自我教育、自我约束、易地任职、讲政治、民主法制建设、反腐败、反贪污、反贿赂、党风廉政建设、 一手抓维护稳定、一手抓队伍建设的工作方针、 改革、发展、稳定的基本方针(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等等。

 

在对台关系上也有不少词语: 坚持 一个中国,反对 两个中国 一中一台 台独,提出 江八点”(主张两岸通过政治、经济交往往推动和平统一的江泽民讲话的八项内容) 不承诺放弃武力。此外还有一些关词语 汪辜会谈 过境外交 校友外交等。

 

上面我们对中国内地的政治词做了一个概括的介绍,下面来比较中国内地和香港地区政治词语运用的情况。

 

香港一百年来为英国统治,它的政治架构是相对稳定的、政治架构所用词语大家都很熟悉,和中国内地是完全不同的。香港的政治形态又不同于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它只是一个地区,它有一套与世界其它地方不同的政制,是英国决定的更具代议特色的制度。它独特的词语有:英皇制浩、总督、港督、行政局、立法局布政局、布政司署、财政司、律政司、公务员、当然官守议员、官守议员、委任议员、民选议员、政制架构的三层架构(地区层面、区域层面,中央层面)等。

 

1984年中英两国政府签署了《联合声明》,通过协商妥善地解决了历史上遗留下的香港问题,决定于199771日英国将香港交还给中国,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自此十余年来产生了不少新的政治词语,包括、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基本法、五十年不变、 马照跑、股照炒、舞照跳、草委会、预委会、预委委员、港事顾问、区事顾问、筹委会、筹委委员、推选委员会(推委会)、首任特区行政长官、中英联络小组、 直通车以及新成立的政党名称:民主党、自由党、民建联、民协等等。

 

二、经济词语

 

中国内地的经济词语可以分为两个大时期来看,以1978年为界,前30(1949-1978)中国的经济体制是以公有制的计划经济为垄断地位的,经济体制相对稳定,因而经济词语的变化则远不如政治词语变化得频繁,不像政治词语那样不断翻新。后十几年近20(1978-1996),中国可以说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国家的工作重点是搞经济建设,实现四个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所有制方面进行了改革,对内对外开放,因而新经济词语层出不穷,反映了中国改革大时代的面貌,下面例分析。

 

1. 第一个时期(1949-1978)

 

经济词语处于相对稳定,但也随着不同时期的经济政策产生新的词语。

 

1949年到1956年过渡时,1953年开始第一个五年计划”(至今已完成第八个五年计划,简称八五计划,进入九五计划)总路线一化三改” (社会主义工业化,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常用词语有:农业合作化、农业集体化、互助组、初级农业合作社(初级社)、高级农业合作社(高级社)、公私合营、赎买、定息。

 

1957年中国结束过渡时期,进入社会主义社会。1958-1960年是大跃进时期,常用词语有 : 三面红旗(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以钢为纲、以粮为纲、大办钢铁、土洋结合、一穷二白、两参一改三结合;人民公社化,政社合一、一大二公、一平二调等等。1960年后经济词语有﹕八字方针、劳逸结合、勤俭办社、责任制、多种经营、农业十二条、人民公社六十条等。

 

1966年开始的文革时期,常用经济词语有﹕工业学大庆、大庆人、王铁人、农业学大寨、大寨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抓革命、促生产、一抓三促(抓革命、促生产、促工作、促战备)等。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反映了当时对生产的态度。这个时期,新经济词语比新政治词语少得多。

 

2. 第二个时期(1978年至今)

 

由于国家的重点放在经济建设上,又不断探讨经济体制的改革,新的词语如雨后春笋。下面举例说明分析。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常用词语: 联产承包责任制、联产计酬责任制、集体承包、家庭承包、包产到户、个体户、专业户、重点户、专业村、集市贸易、多种经营等。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常用词语: 市场经济、商品经济、市场调节、简政放权、经济权、所有权、厂长(经理)负责制、责权利相结合、投资包干制、投标承包制、商品比价、放开价格、浮动价格、议购议销价(议价)、集市贸易价(自由价格)、利改税等等。

 

十几年来、在企业、商业的所有制方面,都形成多种成份:国营企业、国营商业(全民所有制)、城乡集体所有制企业、商业、联合企业、商业(工商结合、农商结合,农工商结合、商商结合、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以至个体所有制结合),个人企业、商业。名称多样。

 

其他常用词语还有:横向经济联合、以大型企业为骨干的企业集体、租赁制、承包制、股份制、乡镇企业、劳动合同制、金融信用社、股票、债券市场、企业破产法、企业家、外商投资环境、三资企业(外资独资、中外合资、中外合作)、经济特区、开放城市、出口创汇等。

 

作为开放城市深圳特区也有许多新词语,比如:经济特区、对外开放的窗口、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场、二次创业、三个协调发展”(即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特区内外协调发展两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三点一线”(即内地、深圳和国际市场)、深港衔接、(深港未来将会成为) “TWO—CITY”双子城、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共同富裕工程。

 

如果你想了解深圳这个香港邻居,并通过它了解中国大陆的经济情况,你可以读读《深圳特区报》、《深圳商报》,上面会不断涌现出一些新词语,引起你的注意。

 

经济体制改革目前已深入到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并取得成效。在1955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又有以下的新提法:贯彻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基本方针,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积极推进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认真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继续加强农业其础地位,搞好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进一步降低物价上涨幅度,努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为全国实现九五 计划各项任务奠定良好的基础。

 

如果要了解中国在1996年经济工作的方向,则要对上面这段话里的词语有准确的理解,虽然从字面上不难理解,但其中一些词语都是有特定含义的。比如经济体制国有企业改革宏观调椌对外开放九五计划等。

 

以上介绍了中国内地经济词语变化的情况。

 

香港的经济词语有什么特点呢?

 

香港以它高度发展的经济享有购物天堂的美称。它是国际金融、贸易、资讯中心,是亚洲的商业中心。香港实行自由企业和自由贸易的开放经济政策,不设进口关税,政府并无严格的经济计划,工商业活动是在政府最少干预的情况下有效地进行的。金融业在国际间的地位日益重要,并具有一个充分发展的外汇市场,港币及主要国际货币的交易十分活跃。由此看来,香港地区和中国内地的经济体制是不同的,五十年不变首先是指香港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不变,因而它现存的一套经济词语还会继续使用下去。

 

香港经济词语的一个特点是,贸易、金融等方面的词语,本是专业用语中的行话,但由行话大量进入一般词语,且在交际中使用频率很高。银行多过米店是个生动写照。

 

比如,香港的股市,不仅大资本买股票,小资本、市民也买股票,后者又称为股民股友。市民们熟悉的股市行话有: 恒生指数、国企指数、篮筹股、红筹股、二三线股、中央交易所(俗称金鱼缸”)、牛市、熊市、牛皮状态、炒股票等。金融行业不仅有上述名词述语,还有动词、形容词的专用术语,比如:上升、攀升、推升、收敛、挣扎、承接、吸纳、回落、审慎等等。

 

先进的科技词语进入经济词语行列,是香港词语的另一特点。比如,银行业电子化、国际电子网络、上网服务、电子银行服务、自动柜员机、易办事 电子钱袋、电子钱箱等等。

 

本来由于制度不同,中国内地和香港地区的经济词语差别是比较大的。但是这十几年来,中国内地的经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所有制方面也有私有制,有的私营企业家资本也很大。因而香港用的一些词中国内地地照用了。像反映劳资两方关系的称谓词:顾主、老板、东主、业主、顾员、文员、打工的等等,企业也用有限公司公司的名称,用董事长、董事、股东、总裁、总经理、经理这些称呼。中国内地也开放了股市,股市的一般用语也在中国内地流通起来,也为一般股民所熟悉。

 

三、生活词语

 

社会生活多姿多彩,科学枝术一日千里,人们的概念不断更新,各个社区都有不少生动词语出现。中国内地、香港地区的词语互相影响、交流、渗透,在这类词语中表现得最为突出。香港词语北上,主要是这一类词语。

 

炒鱿鱼是香港常用的词,指老板解雇雇员,也可活用为雇员要跳糟,炒老板鱿鱼,中国内地现在也用了,本来北方话中有卷铺盖卷儿的说法,但仍吸收了炒鱿鱼这形象的用语。

 

物业原只在香港流通,中国内地用房地产,随着近年香港物业行业进军中国内地,这个词也被接受了。香港写字楼的说法,在中国内地原有办公楼的同义词,随着外商投资兴建销售写字楼,这个词也流通了。但是在香港流通的公屋居屋并不能代替北京的安居工程康居工程

 

上班一族追星一族活力一族一族,早已见于北方各地的报刊上,显得时髦。还有像香港用的二人世界情人节白马王子婚外情也被中国内地吸收。至于移民也不为香港独专,中国内地往世界各地的移民日渐增多。不合法偷渡至国外的,两地都叫人蛇蛇客蛇头小人蛇等。娱乐方面的卡拉OK、保龄球、高尔夫俱乐部两地也都统一。还有像超级市场(自选市场)、麦当劳、肯德基、大家乐、大快活这些特定词语,在中国内地早已不陌生了。

 

我们希望看到香港的社区词不断进入规范词语,丰富汉语词汇。相信上述词语交流的现象会越来越多。

 

另一方面,也要看到两地由于政治、经济制度的差异,人们心理因素和习惯的不同,还有不少社区词是两地各用各的,不能互相代替。

 

比如香港地区的心理辅导一词,在中国内地指做思想工作。前不久八仙岭灾难性山火,使冯尧敬中学师生伤亡多人。教育署的心理学家及社工人员对有需要的师生进行心理辅导。如在中国内地并没有专门的心理学家或社工来做此事,而学校的有关组织和老师、班主任、辅导员会做思想工作。同样的事用词不同,当然内涵也还有一些差别。

 

香港的蓝领、白领,相当于中国内地的体力劳动者、脑力劳动者,也未在中国内地流通。打工皇帝则是香港独有的现象,独用的词。 太空人是香港近十年来移民潮带来的新词语,移民者将家眷安排在外国,自己飞来飞去,如同 太空人 大闸蟹多用来形容被捆绑住的小股民,也只有在香港这么爱吃阳澄湖大闸蟹的地方,才可能产生这个比喻性的词。最近常见于报揣的外地劳工一词也可引起注意。

 

还有为数很少的词、两地理解上有较大差异。比如策划,在香港普遍运用为中性义,即无所谓褒贬。可以说策划一件事或一个项目等。在中国内地,大概是在1957年反右派运动时期,有策划于密室,点火于基层的说法,是贬义的,此后策划多用于贬义。再如,检讨,中国内地做错了事说错了话后而做的反省,有口头检讨,也有书面检讨。香港可以指对某一项工作研究的全面回顾。这一类用起来要特别注意。

 

例子不胜枚举,希望能够在语言交际中和在阅读两地报刊书籍时,培养自己敏锐的语感,将两地词语加以比较,举一反三。

(本文是作者于199639日在香港公务员训练处所做的讲演文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