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的民族语源

 

谭汝为*

 

 

历史地名是在不同的时代里,由不同的民族用自己的语言命名的。我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民族众多,人口迁徙频繁,因此地名的民族语源显得异常复杂。尤其是少数民族聚居的一些边远地区的地名,不弄清它的民族语源,就无法真正理解这个地名的来历和含义。

我国北方诸民族的语言属于阿尔泰语系,其中蒙古语自成一个语族,维吾尔语属于突厥语族,满语则属通古斯语族。这些语言都是多音节语,而且有自己的拼音文字。汉语北方方言受到一些阿尔泰语系的影响,表现在地名上,就是借词和音译词比较多。例如张清常教授经过缜密的研究,认为“胡同”是蒙古语“水井”的借词。另如新疆一带的灌溉工程“坎儿井”,是维语的音译加意译;蒙语的地名专名“浩特(城)戈壁(沙漠)等已为人们熟知。

东北地区有不少满族地名,如黑龙江省木兰县,这个“木兰”既非指植物木兰花,亦与巾帼英雄花木兰无关,而是满语“围场”的译音。“哈尔滨”意为晒渔网的场子;“齐齐哈尔”意为边地;“牡丹江”意为弯曲的河;“松花江”意为天河;“海拉尔”意为流下的水呼兰河”意为烟囱河巴彦(县)”意为富饶爱珲(县)”意为可畏海伦(市)”意为水獭富拉尔基(市)”达斡尔族语意为红色之岸吉林”作为市名,又是省名,取自满语“吉林乌拉”,意为沿江的城市等。

内蒙的蒙族地名很常见,例如“呼和浩特”意为青色的城乌兰浩特”意为红色的城锡林浩特”意为山梁上的城巴彦查干”意为白色的富饶之地包头”源自蒙语“包克图”,意为有鹿的地方。

新疆有许多维语音译地名,例如“乌鲁木齐”,意为美丽的牧场克拉玛依”意为黒油阿克苏”意为白色的水喀什”意为用各色砖瓦建造的城市等西藏”,源自藏语“乌斯藏“乌斯”意为中央“藏”是圣洁的意思;因位于西部,故名“西藏”拉萨”意为圣地日喀则”意为高原的顶点珠穆朗玛”是“圣母”的意思;四川省有马尔康地区马尔康”意为火苗旺盛的地方;青海省有班玛县班玛”意为莲花。

我国南方诸民族语言属于汉藏语系的壮侗、苗瑶和藏缅三个语族,大多是单音节词占优势,原来并没有自己的文字。在这些民族地区,文化人大体上都兼通汉语,使用汉字,所以民族语地名古来就用汉字译写。人们很难从字面上辨别其民族特征,常误以为它们就是汉族地名。例如广西“百色”,壮语意为洗衣石,与语义“缤纷的色彩”毫无瓜葛;贵阳市有“黑羊巷”这个地名,其实“黑羊”是彝语的译音,意为高贵美好的地方,语义与“黑色的羊”并无关联。

云南地名的民族语源也很复杂 —“西双版纳”,傣语意为十二个行政区景洪”,傣语意为黎明的地方德宏”,傣语意为怒江下游勐腊”,傣语意为献茶之地畹町”,傣语意为太阳当顶的地方洱源”,白族语意为水花冒出的地方等等。20011217日,国务院批准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中甸县更名为香格里拉县。“香格里拉”,是英国著名作家詹姆斯·希尔顿1933年在小说《失去的地平线》中所描绘的中国西南部藏区一个永恒、和平、宁静之地。在这个自治州还有一个德钦县德钦”藏语意为吉祥之地。弄清这些边陲地名的民族语源和语义,更能唤起人们前往观光旅游的强烈欲望;因而,对地名的民族语源进行系统的探研并加以宣传,对于普及地域文化、开发旅游资源,进而促进边远地区经济发展,都是大有裨益的。

 

参考书目:

1)李如龙《汉语地名学论稿》,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

2谭汝为词语修辞与文》,天津古籍出版社,1998年。                  



* 谭汝为先生,天津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