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議“布波”

 

林 綱*

 

 

繼嬉皮士 (hippies)、雅皮士 (yuppies) 之後, 現代城市最“時髦”的族群是“布波”一族 (BoBos)。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城市,“布波”是大家都在談的一個詞, 特別是那些被稱為“小資”的年輕經理和暴發戶。

“布波”(BoBo) 一詞是英文單詞 bourgeois (布爾喬亞,指中產階級和資產階級)Bohemian (波希米亞人, 也指放蕩不羈的文化人) 的縮寫。自從《紐約時報》資深記者大衛•布魯克斯 (David Brooks) 的《天堂裏的布波族》(Bobos in Paradise) 一書出版後, 非常叫好, 躋身2000年哈佛商業評論十大好書以及《紐約時報書評》暢銷書之列。200110月臺灣出版中譯本《BOBO —新社會精英的崛起》, 馬上成為時尚媒體借題發揮的對象, 當作新世紀時尚品味指標。臺灣男性時尚雜誌“men's uno”乾脆做了一個“世紀精英布波男子”的特輯, 從消費、享樂層面詮釋“布波族”的含義。從此,“布波”這個詞就在我國大中城市流行起來。

中國的“布波一族”(《參考消息》2003128)

小資已過時 布波族正當道。 (《北京青年週刊》2002124)

小到手機、服飾, 大到房產、生活方式, 無時無刻不在大吹大唱“布波”二字。(《中國青年報》20021210)

登山飆車泡茶館 布波一族的玩主張朝陽 (《北京青年報》20030624)

“布波”這個詞有時乾脆被寫作“bobo, 如:

bobo 族時下正被時尚界炒得熱翻天, 不論是紐約、巴黎,還是東京、倫敦, 滿目皆是 bobo 族的最愛。(《都市女報》20021016)

BOBO 族:比小資再走遠一步(《中國青年報》20020816)

“布波”(bobo) 有時還被活用為動詞, 如:

現在人們都不小資了, 大家都 bobo 了。(《貴州商報》2002830)

“布波”作為 BoBos 的音譯詞, 構形雙音化。雙音化是現代漢語新詞語的一種流行形式, 表達清晰有力, 以少勝多, 符合語言經濟實用的原則。

改革開放以來, 諸如“雅皮士、雅思、秀、伊妹兒、託福、克隆、丁客”等音譯詞大量出現, 現在又有了“布波”一詞。近來, 直接借用外來詞語的用法也經常出現。現代漢語中音譯詞和外來詞的不斷增多, 有著深刻的語言意義和社會意義。

漢語通過吸收外來詞語極大地豐富了自身的表現力。這種吸收不僅拉近了東西方語言的距離, 而且接近了我國固有文化和歐美主流文化的距離。漢語和英語的關係也因此變得比以往任何時候更為密切。這種借用方式的變化, 一方面表現了在當今社會環境裏漢語吸收外來詞語的高速度和高頻度, 另一方面也使漢語借詞從語感上直接體現了漢語和英語之間的緊密程度。

新辭彙的出現往往代表著社會的變化。“布波”一詞的流行, 反映了人們價值觀念的變化。改革開放以後, 追求經濟效益成為社會上的熱潮, 出現了“萬元戶、股票、獎金、大款、兼職、年薪”等新詞。而如今的“布波族”結合了反叛的60年代嬉皮士文化和努力進取的80年代雅皮族群兩種完全不同的價值觀, 雖擁有高學歷高收入, 卻非常嚮往嬉皮士的自由和超脫。“布波”一詞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出現的, 反映了現在的人們開始重視生活質量和格調, 受到青年一代的歡迎, 因此得以流行。              

 



* 林綱先生, 徐州師範大學文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