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还是“SARS”?

 

俞允海

 

 

  最近,一场“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在世界各地爆发,由于这是一种完全陌生的疾病,如何称呼这种它,成为新闻界与语言学界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世界各地对这种疾病有不同的称呼。大陆称为“非典型性肺炎”,简称“非典”;香港称为“SARS”或“沙士”;新加坡称为“沙斯”。此外,也有称作“萨斯”、“撒肆”、“沙示”、“萨尔斯”的,甚至有称为“冠病毒肺炎”的。各地的学者对这种疾病的名称也进行了讨论,大致意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
  1.是采用中文名称“非典”还是直接采用SARS或它的音译。
  2.是采用“沙斯”还是采用“萨斯”。
  反对采用“非典”的理由是“非典”一词不够专业化,无法作为医学的专门术语,主张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名“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症) 简称为 SARS。
  而“沙”、“萨”之争,主要是考虑到“沙”的拼音是sha,而“萨”的拼音是“sa”;因此,采用“萨”,语音上比较接近SARS。
  一些学者称这种名称各异的现象为语言的后现代主义,是多元性、非中心性在华语世界的体现。
  名称的不统一是华语世界的普遍现象,华语流行于大陆、香港、台湾和海外地区,由于各地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的差异,词语存在着许多不同,如大陆的“硬盘”台湾称为“硬碟”,大陆的“岗亭”香港称为“更亭”。因此,在目前华语尚未统一的情况下,“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症”名称的不同也是十分自然的。无论是用字母字、音译还是简称,只要在各地流行,为当地大众所理解,都是可以的。
  荀子云:“名无固宜,约定俗成谓之宜。”语言是约定俗成的。“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最早流行于广东,“非典”一词也最早出现于广东,它是“非典型性肺炎”的简称。当时由于医生对这种怪病不够了解,用一种内涵和外延比较宽泛的“非典型肺炎”来命名这种病症,从科学原则来说,命名“非典”是一种错误,而且这种命名与世界卫生组织的命名也不同;然而,“非典”一词已经约定俗成,为大陆广大媒体和大众采用。在中国大陆,无论是电视还是报纸,是文件还是口头,都在普遍使用“非典”一词。笔者曾在新浪网上进行过搜索,出现有“非典”字样的网页竟多达39458个。可见,一下子要改变大众的习惯,应该说是比较困难的。
  然而,世界卫生组织的科学定名SARS,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新浪网用SARS搜索,也可以得出12410个网页。
  今后,究竟是采用“非典”还是SARS,现在断言为时过早,大众选择是有一个时间过程的。不过,虽然有人提倡采用“萨斯”来代替“非典”,但从新浪网搜索的结果可知,目前使用“萨斯”的并不多,用它来专指“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的网页只有1660个,远远低于“非典”和“SARS”。
  根据使用的情况推则,“非典”一词比较中国化,符合中国大陆的习惯,在大陆使用得较为普遍,很有长期使用的趋势。“SARS”一词,符合医学科学,在字母字普通使用的现代,使用它也是完全合情、合理的。如果不用“非典”,还不如直接使用字母字SARS,不必转弯抹角使用音译词“萨斯”。总之,“非典”和“SARS”将在一定的时期里共存,最后鹿死谁手,要由大众和时间来决定。